体验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真正终极
体验教育,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现了“知”与“行”的“链接”,中国孩子在“知”与“行”上的“脱节”是有目共睹的,他们会说大话、空话与套话,但却是行动的“矮子”。在道德认识上,并不欠缺多少,但在行为养成上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。人格的“分裂”与“异化”相当严重,举个简单的例子,在学校里孩子非常热爱劳动,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,还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辛勤“小蜜蜂”,但一到了家里,却成了好吃懒做需要人伺候的“小皇帝”。固然,造成“两面派”现象的原因种种,有家教因素、应试问题等。孩子的行为出现了这样的“剪刀差”,需要教育去重视。 体现教育就像是一剂“灵丹妙药”,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,让中国的孩子在“做”学会了感悟,学会了思考,学会获得心灵的体验与“震撼”。体验教育触及了孩子的“灵魂”,使他们能“由表及里”、由“行动到内心需要”,在实实在在的“做”中进步了、成长了、发展了。但我认为,体验教育到此并不能画为句号。体验了,认识深刻了,但不能代表孩子的行为,更不能化为长时期的习惯和教养。并不是说从一两次的“体验盲人”的游戏中,就能让孩子一下子养成关心弱势群体的道德品性。况且更有另一种让人担心的现象,在体验教育的种种活动中,还存在一种“假体验假感受”的现象。因为中国的孩子同时又是机灵的,能够非常准确地吃透你老师的意图,能够“察言观色”。比如还没做“踩报纸”的游戏就知道,老师的意图,是让他们学会团结合作。 作为一种操作层面的“体验”,只能是处于“中间层次”,为孩子指明了一个方向,具体的扎扎实实培养一个好品质,形成一个好习惯,还要走很长的路,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细心呵护与引导。体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和手段,并不能代表教育的终极行为。在体验教育的具体实施中,教育工作者有必要“借机”导引,或“顺势”将体验进行“提高、升华”,把教育的眼光指向孩子未来的成长之中,落实到他们今后的具体行动中来。与体验教育相配套的制度、措施体系要紧密跟上,需要建立与体验教育行之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,为孩子的行为提出明确的方向。 体验教育,是一个长时期的深入的工作,要将体验教育的时间轨线拉长,有短时体验,变为孩子的终身体验。唯有如此,教育的功效才能有所落成,唯有如此,才能“标本兼治”,才能真正彻底地扭转现行德育领域中存在的“知行脱轨”等种种现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