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丧失的是什么
当我们在讨论“勤奋是如何丧失的”这一话题的时候,对于“勤奋”的理解,有必要作一些价值澄清。
勤奋是什么?勤奋,往往与懒惰、懒散互为反义词。勤奋是学习的重要品质,更是情绪状态的综合表现。一个学生的勤奋往往表现为惊人的毅力,饱满的激情以及至始至终的行为。
勤奋的动力源,往往取决于两方面:一是对学习目的性的充分认识而形成的勤奋、刻苦的学习动力。自古以来,就有“书中自有黄金屋”,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之说,这种勤奋,是以现实的功利为其目的的。二是,学习者对知识本身的追求,具有强烈的求知欲,由此形成的勤奋,是发乎于心的内自需求。
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抱怨,越来越多的家长在感叹:“现在条件好了,可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却不高,一点都不懂得刻苦耐劳、勤奋向上。……”当我们在批评现在的孩子与勤奋无名的时候,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,现在的孩子真得不勤奋吗?我们所慨叹的“一点都不懂得刻苦耐劳、勤奋向上”,这是出于何种类型的“勤奋”?其潜台词又是什么呢?事实上,孩子上学的状况用“苦不堪言”来形容并不为过。有人将高中三年比作是“三年有期徒刑”,“在水深火热之中”,虽是玩笑之言,避开政治色彩不谈,也说明了学生身心之艰苦,升学压力越演越烈。每每进入初中教室,看到学生的桌面上摆了一堆书海,学生只能露出半个脑袋,心底又有何想法之有?这种高考之风不断下移,就连小学生也难已幸免。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之重,书包重量在有增无减。曾听过两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在走廊边的说悄悄话,“我要是像奶奶一样退休就好了!”“退休做什么啊?”“奶奶在家可以天天打麻将,我呢?……我真得不想上学了”小学一年级能表达出这样想法的孩子并不多,相信,他们的内心都会一个声音,那就是上学太累。
曾记得初中时学过一篇古文,题为《种树郭橐驼传》。驼业种树,“硕茂蚤实以蕃”,其根本原因是“顺木之天,以致其性”;而他植者,则因“爱之太恩,忧之太勤……”背离“本之性”。类似“他植者”的又何其之多?现行的家长恨不得能让孩子一下子就能成名成家,望子成龙成凤之犹切,生怕孩子不“勤奋”。为孩子增加习题量,布置名目繁杂的家庭作业;双休日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、培训班。提起“家教”现象,大多数家长都有这样的心态:对家教现象可谓恨之入骨,最好是所有的孩子都不能请家教,但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找个好家教。在“他值者”队伍中,当然也少不了我们的老师,面对分数,使出浑身解数,题海战,车轮术、拉网捕鱼式,能使的招全用上。……
由是可见,孩子能不“勤奋”吗?学生能不“勤奋”吗?而这种勤奋却是一种异化的“勤奋”。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和工具,他们怎能投入其中,主动参与?怎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到求知的快乐?
罗素说过,“知识是使人类快乐的主要因素之一。”这样的至理名言,在当今的孩子们面前,显得多么得苍白与不何信。因此,也难怪,我们在呐喊“孩子的勤奋到哪儿去了”。 孩子们是真的不勤奋吗?不,但这种勤奋是要不得的,往往是以失去孩子成长的快乐为其代价的。
殊不知,教育有着本身的规律,来不得拔苗助长,来不得“功利和目的”,教育是渐近式的过程化行为,需要像农民种庄稼一样精心呵护与浇濯。孩子们需要的勤奋,那是能感受到阳光、雨露与花香的勤奋,因为,理想的学习的状态应该是,孩子们能感受到生命在流动,他们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,他们会自觉地动用追求新知的力量去体验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智慧与顿悟。如果有了这些,孩子们能不勤奋吗?